close
很多人沒有看自己便便的習慣,但其實上完廁所,看一下自己的便便,可以讓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,學習了解便便帶給你的訊息,更能及早發現或預防腸胃疾病,並尋求醫生的協助。

【看便便的基本原則】
 
  • 通過大腸時間短、纖維量豐富→大便顏色較淡,似黃褐色;相反的,通過大腸時間長、飲食中較多肉類,大便顏色為深褐色。
  • 形狀當然是長條狀為佳,過細、過小、過硬或過稀都需注意
  • 糞便如果浮在水面則可能為消化不良,一般而言腹瀉的糞便偏輕,而便祕型糞便較重,易沉在馬桶底部。
  • 糞便味太臭時,飲食中可能較多大魚大肉,較少纖維,除此之外,大蒜、洋蔥、辛香料等都可能使糞便較臭。
 
【糞便顏色vs可能原因】
  • 黑色:食道癌、食道息肉、胃與食道靜脈瘤、胃癌、胃瘜肉、胃潰瘍、胃炎、十二指腸炎、十二指腸潰瘍
  • 紅色:癌症、瘜肉、缺血性大腸炎、潰瘍性大腸炎、克隆氏症、感染性腸炎、藥劑性腸炎、痔瘡
  • 灰色:膽結石、膽囊癌、膽管癌、肝癌、胰臟癌、十二指腸乳突癌
  • 綠色:腸胃炎、消化不良、抗生素
  • 白色:輪狀病毒感染或大腸鋇劑檢查後
【四大便祕型】
  1. 腸子裡長東西:多半是瘜肉的可能性較高,長了瘜肉的腸子,內腔變得很小,糞便也可能變細
  2. 遲緩型便秘:多發生在老年人或是糖尿病患者身上,老年人腸子蠕動變慢,無法順利推送糞便,而糖尿病患者因為未稍神經失調,所以腸子的蠕動也較差
  3. 痙攣型便秘:腸子蠕動太快,也可能造成糞便無法順利移動
  4. 習慣性便祕:長期壓抑便意的結果,現代人工作忙,時間緊湊,不按時上廁所的人比比皆是,但是長久下來,反而會造成體內反應遲緩,無法順利排便

【纖維怎麼吃?】

不是所有便秘問題都是靠多吃蔬菜解決,如果纖維量過多,而水喝的不夠時,也有可能造成便秘。

膳食纖維分兩種:

  • 水溶性纖維在體內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體積,如昆布、海帶、皇宮菜、菇類、奇亞籽
  • 非水溶性纖維增加糞便量,促進腸蠕動,牛蒡、地瓜、木耳和各種綠色蔬菜如青花菜、芹菜、青江菜、白菜等都是

針對以上描述之便秘型有不同的纖維攝取準則

  • 遲緩型便祕:需要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纖維
  • 痙攣型便祕:避免大量攝取非水溶性纖維(腸子蠕動已經很快,太多非水溶性纖維反而沒幫助)
  • 習慣性便祕:需要水溶性和非水溶性纖維,但也要檢視生活習慣(是否因為晚起無法好好吃早餐增進排便感?或因為奔波在外無法上廁所?)
【何謂腸躁症?】
 
又稱大腸激躁症,英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(IBS)
 
症狀為便祕和腹瀉同時存在,但是有些人可能偏便秘型,有些人可能偏腹瀉型。除了遺傳、腸炎、腸道蠕動問題、腸內壞菌滋生以外,食物不耐和壓力也是造成腸躁症的原因。
  • 飲食上建議:增加膳食纖維量、無麩質飲食(Gluten Free)或是降低攝取發酵性寡糖、雙糖、單糖及多元醇(FODMAPs)的飲食可以幫助症狀減緩。
  • 營養品建議:補充益生菌和消化性酵素
  • 生活型態上:多運動、找到適合自己生活的步調和減輕壓力的方式,避免緊張、情緒緊繃。

 

註:部分資料擷取自《我的便便怎麼了!?─大田和史繪著》

「便便健康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arrow
arrow

    安妮的健康部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